酸度調節劑:粉狀物料:碳酸鈉 (俗稱“蘇打”、“堿面”等)、小蘇打、乳酸等;結晶顆粒:小蘇打、蘇打、檸檬酸鉀等。 抗結劑:粉狀物料:碳酸鎂等。 消泡劑:粉狀物料:單月桂酸酯、聚氧乙烯硬脂酸酯等。 抗氧化劑:結晶顆?;蛘呓Y晶粉末:二丁基羥基甲苯;粉末物料:茶多酚(80-120目)、抗壞血酸(即維生素C)等。 漂白劑:主要用于漂白食品。常用的漂白劑包括二氧化硫和硫磺。 漂白劑:白砂糖、淀粉糖、果糖、各類葡萄糖、海藻糖、各種酸、蛋白粉、木糖醇、纖維、卵磷脂、異黃酮、豆渣、餅干、其他類甜點、調味品、醫藥中間體等等。 膨松劑:主要用于面包、糕點等需要膨松的食品。常用的膨松劑包括**鋁鉀(又名鉀明礬)、碳酸鈣、碳酸等。 膠基糖果中基礎劑物質:主要用于膠基糖果,可使其起泡、增塑、耐咀嚼。常用的天然橡膠(如糖膠樹膠)、合成橡膠(如聚丁烯)、樹脂(如松香甘油酯)等。 著色劑:主要用于需要著色的食品。常用的著色劑有胭脂紅、赤蘚紅、日落黃、靛藍等。 護色劑:主要用于熟肉制品,能使其在加工、保藏等過程中呈現良**澤。常用的護色劑有硝酸鈉、亞硝酸鈉、亞硝酸鉀等。 乳化劑:能使被乳化食品形成均勻分散體或被乳化。常用的乳化劑有果膠、卡拉膠、磷脂、乳糖醇等。 酶制劑:由動物或植物直接提取,或由微生物發酵制得,用于玉米糖漿、面包等食品加工過程。常用的酶制劑有胰蛋白酶、磷脂酶、蛋白酶等。 增味劑:可以補充或增強食品原有的風味,如醬油等調味品中使用的氨基己酸(又名甘氨酸)、L-丙氨酸等。 面粉處理劑:可促進面粉的熟化、增白和提高面粉制品的質量。常用的面粉處理劑有碳酸鎂、碳酸鈣、抗壞血酸等。 被膜劑:涂抹于食品外表,起保質、保險、上光、防止水分蒸發等作用。常用的被膜劑有用于鮮蛋表面的白油(又名液狀石蠟)、糖果和巧克力包衣中的石油聚乙二醇等。 水分保持劑:有助于保持食品中的水分,有丙二醇、聚葡萄糖等。 營養強化劑:加入食品中的天然的或者人工合成的天然營養素,有維生素A、鈣、乳鐵蛋白等。 防腐劑:可防止食品變質,延長食品儲存期。常用的防腐劑有鈉鹽和山梨酸及其鉀鹽。 穩定劑和凝固劑:使食品結構穩定或不變,增強黏性的固形物,包括 硫酸鈣(又名石膏)、氯化鈣、氯化鎂等。 甜味劑:使食品有甜味。常用的甜味劑有糖精鈉、環**氨基磺酸鈉、天門冬酰苯丙氨酸等。增稠劑:可以提高食品的黏稠度、形成凝膠或使食品呈懸浮狀態。常用的增稠劑有瓜爾膠、果膠、卡拉膠等。 食品用香料:能使食品增香。常用的食品用香料有茶樹油、百里香油等。 食品工業用加工助劑:有助于食品加工順利進行的各種物質,與食品本身無關。在糖果加工中作為防黏劑的D-甘露糖醇和在葡萄酒加工中作為澄清劑的阿拉伯膠都是常用的食品工業用加工助劑。 其他添加劑:一些上述功能類別中不能涵蓋的其他功能,如冷凍飲品中使用的冰結構蛋白、可樂型飲料中使用的咖啡因等。只有經國家批準的食品添加劑才可使用。食品添加劑的種類很多,按照其來源的不同,可以分為天然食品添加劑和化學合成食品添加劑兩大類。目前使用的大多數屬于化合合成食品添加劑。
食品添加劑篩分需求 | |||||||
性狀 | 白色粉末或者白色結晶顆?;虬咨Y晶粉末 | 篩分目的 | 除雜或者分級 | 粒徑分布 | 10目-120目 | 篩網配置 | 10-120目 |
重要影響因素 | 粉塵污染,易燃易爆 | 備注 | 我公司具有豐富的十年的行業經驗,可以完成篩網配比調整方案的優化 |
Production process
處理量大,是普通振動篩的1-2倍,處理量:粉末物料:1-15t/h;結晶顆粒:1000-3000kg/h。
搖擺篩的特殊的激振器設計產生“篩”-“簸”-“顛”的篩分軌跡,使篩分物料在網面上做“旋轉”-“跳動”-“自轉”的動作,使物料顆顆篩的清。篩分精度高:>95%-99%。
仿人工低低頻篩分工藝,使物料在網面做“ 篩-簸-顛”的運動,溫柔呵護結晶物料,不會二次粉碎。
篩網配有超聲波自清網裝置,防止堵網,延長篩網使用壽命,提高篩分效率。
材質采用SUS304或者316L,其他輔料均符合食品級要求。
全封閉設計,特殊設計的密封件,杜絕漏粉,無粉塵污染。
進出料無縫對接上下游設備,杜絕粉塵污染。
動力采用普通電機,故障率低且無噪音污染。
設備使用壽命長,維修率低(一般每年檢修一次),運營成本低。
舊設備免費提供升級改造方案,原設備設計改造只收取成本費用。